路況導航,高德地圖是怎么知道前面堵車的?
【汽車焦點 用車】
現在很多人開車都用導航,除了不熟悉路,還有就是為了避開擁堵路段。很多有十幾年駕齡的老司機說“現在的導航系統很好用,開車比以前容易多了。”那問題來了,路況導航,高德地圖是怎么知道前面堵車的?
現在每當節假回家,最擔心就是高德地圖的路況導航里出現“即將通過擁堵路段,預計通過需要15分鐘”類似的擁堵提醒。但是,也得益于這些導航軟件,讓很多人能夠更合理規劃自己的行駛路線,減少了路上因為塞車浪費的時間。那么,高德地圖是怎么知道哪里有擁堵,哪里出現路面維修等路況信息的呢?
現在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得益于手機互聯網的發展,現在很多人手機上都安裝了導航軟件,特別是高德地圖。很多人已經養成了出門開車就先設置手機導航的習慣。我們在用導航軟件,導航軟件也在收集我們的行駛信息(包括GPS位置,行駛速度等)傳給服務器,然后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路況信息。在某個區域內,同時傳回的數據越多,導航的數據就越精確。假如說在某個地方堵車比較嚴重,這個區域內傳回的數據顯示汽車行駛速度過慢,數量過多,導航系統就會計算是否是堵車。
其次,這些導航一般都會交管部門合作,通過路邊的電子攝像頭傳回來的數據實時反饋,然后它們再從交管部門獲得這些信息,再更新到導航上。最后,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我們用戶自己自愿提供的。現在導航上都有一個功能叫做上報功能,現在很多朋友都熱愛分享,哪里堵車了,點擊上報,然后系統就會根據實時數據分析,如果情況屬實就會在導航上顯示。
因此,隨著使用導航軟件人數增多,導航軟件的數據庫積累數據越多,利用大數據分析出的路況信息會更精準。現在知道,高德地圖是怎么知道前方擁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