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大會∣如何搶灘東盟市場?
【汽車焦點 資訊】
如何搶灘東盟市場?
近兩年來,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出海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車企在東盟國家的發展也進入快車道。今年以來,哪吒、埃安、長安紛紛將“出海”重心從前期的北歐市場轉移到東南亞市場,通過密集投資建設工廠、開拓本土化運營渠道等方式,尋求“走出去”增量。今年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的主題是“東盟舉足輕重:打造經濟增長中心”。中方將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東盟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國際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東盟國家的市場究竟有何特點?對于車企來說,又該如何參與和促進東盟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可持續發展?11月17日,在廣州汽車產業發展大會的圓桌討論環節,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副會長趙揚的主持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部長陳頑、長城汽車東盟區域副總裁張震、長安汽車海外事業部區域銷售專家黃晶、藍標傳媒全球品牌戰略負責人Anita.W 針對以上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周密:集群式“走出去”是關鍵
周密指出,對于中國來說,東盟是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這種貿易伙伴的關系不僅是傳統的雙邊關系,而是中國與東盟基于區域的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是有保障的。對于整車企業進入東盟市場,周密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建議把握協定。“我們在協定談判的過程中,有很多國內的企業參與進來了,比如針對于摩托車配件的關稅下降,協定中除了關稅以外,還有投資、服務貿易的開放等”。第二,建議做好本地化的設計和服務,跟上下游的產業鏈企業開展合作。第三,東盟國家不全是機會,也有很多風險,如地緣政治沖突、貨幣等。因此,車企在選擇投資環境時,一定要考慮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要形成更好的鏈路。周密強調,集群式的“走出去”模式,對于車企拓展東盟市場非常關鍵。
陳頑:東南亞汽車市場存在五大痛點
陳頑指出,目前東南亞經濟快速發展,人口結構年輕、政治及貿易環境向好,是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且整體市場穩步上升,新能源加速滲透,區域集中度高,具備良好開拓前景。在政策引領下,東南亞EV發展普遍迎來高速增長期,其中泰國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盡管如此,不可忽視的是,東南亞市場也存在5大痛點,其中,續航、安全、殘值問題基本解決,但充電便利性、成本高于燃油車是制約東南亞EV發展的核心因素。陳頑介紹,廣汽埃安進軍東南亞延續了“先進、新潮、好玩、高品質”的品牌基因,打造埃安國際科技品牌形象。初期利用現有產品打造高品質、高性能形象,后續導入高端智能豪華產品,強化科技形象,持續推進品牌向上。
張震:進軍東盟需遵循三點原則
張震指出,從過去的貿易出海到今天的生態出海、品牌出海,中國企業出海已經進入了質變的關鍵轉折期。長城以泰國為支點,不斷向整個東盟區域進行覆蓋,目前已經在東盟9個市場實現了常態化運營,是第一個真正在東盟區域實現所有核心市場常態化運營的汽車品牌。在張震看來,進入東南亞市場需遵循三點原則:第一,堅持長期主義,保持戰略定力,以做產業的心態做企業;第二,拒絕拿來主義,真正實現戰略與思維的本土化;第三,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應戰略協同,有序競爭,共同發展。伴隨著國家實力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汽車品牌全球化成為不可逆的進程,“全球化”沒有固定模式,中國品牌的出海沒有現成參考。張震堅信,只要敬畏市場規律、尊重文化差異、用融入代替競爭,一定會贏得當地消費者的認可。
黃晶:中國品牌“出海”需抱團取暖
黃晶指出,各國工商界都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貢獻者和主力軍,既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主要踐行者和受益者。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代表品牌,長安汽車將企業發展和國家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積極謀劃,擘畫海外發展新藍圖。截至2023年10月,長安品牌已經在沙特、智利等60多個“一帶一路”在建國家建設了400多家長安汽車品牌的銷售和服務網點,擁有近90萬的忠實用戶。2022年,長安汽車出口量90%來自于“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產值超過120億元。2023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出口整車數量在中國汽車出口企業中排名第三,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忠實實踐者和受益者。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也是中國汽車行業格局重塑十年,更是中國汽車品牌加速全球化十年。對于未來,黃晶認為,中國品牌“出海”需要抱團取暖,共同迎接挑戰。
Anita.W:管住嘴做品牌,邁大步做營銷
Anita.W認為,目前東南亞汽車市場已進入穩步增長新階段,中國車企的產品布局、銷售渠道和供應鏈都已經行動起來。對于企業來說,進入東南亞市場應“管住嘴”做品牌和“邁大步”做營銷,聲勢和產品兩手抓,提升主力車型的產品力和品牌知名度。對于未來的東南亞市場,Anita.W給出了兩個預判:第一,東南亞市場進入穩中向好的新階段,由于中國車企帶動的競爭卷動了整個東盟市場,預計2030年,整個東盟市場的復合增速將突破4.5%,整體汽車銷量接近500萬輛;第二,預計新能源產品、新零售渠道等會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在東盟市場重要的突破口。對于車企來說,搶灘東盟市場需要盡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及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