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向新,進階未來!鴻日汽車集團打造數字化轉型新版圖
【汽車焦點 資訊 原創】
3月21日,鴻日汽車集團“領軍向新,進階未來——鴻喜達(金寨)數字化產業園落成暨新車上市發布會”在安徽省金寨縣圓滿落下帷幕。會前,金寨縣委常委、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董益樂,金寨縣人大副主任江馗,金寨縣政府副縣長陳奎松,金寨縣政協副主席盧士傳等領導一行對產業園進行了實地走訪,詳細了解生產情況,隨后共同出席產業園的落成儀式。
據了解,本次活動采用了“線下+線上多渠道直播”同步進行的方式,除在場的600余位政府領導、行業代表、媒體記者和經銷商之外,還吸引了174.2萬人次在線觀看。
據悉,鴻喜達(金寨)數字化產業園總投資近18億元,占地面積約32.63萬平方米,是一座集研發、生產、倉儲、物流于一體的現代化智慧工廠。工廠采用整體規劃、設備分期實施的方式投建,正式投產運營后,可帶動相關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由此可見,鴻日汽車集團“落子”金寨,不僅標志著“精工鴻日”戰略布局再下一城,更彰顯了企業發展與行業進步、社會和諧三者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
從集團層面來看。近年來,消費者對短途出行的熱衷程度和質量要求,成為促使微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的關鍵性原因。為了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輕出行需求,鴻日汽車集團在布局多元化產品架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進一步提升自身生產力水平的新路徑——鴻喜達(金寨)數字化產業園由此誕生。
作為集團旗下繼山東日照、濱州之后的第三個生產基地,鴻喜達(金寨)數字化產業園打出了“智能硬件+軟件升級”的組合拳。
其中,主要承擔沖壓原材料卷料的存放、開卷落料以及車身外覆蓋件的流水線生產的沖壓車間共規劃3條高速沖壓線,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件生產成本、穩定輸出高質量產品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肩負著年產量50萬輛車身焊接裝任務的焊裝車間,依托18臺搬運+焊接機器人,大宗零部件、半成品可由機器人自動搬運上件、焊接,整線自動化率達到60%以上。車身質量控制更是采用在線激光跟蹤檢測,實現車身“零缺陷下線”。
在占地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涂裝車間,機運采用地面滑撬式輸送,噴涂采用機器人靜電噴涂和集中供漆系統。此外,車間環保使用RTO設備、先進廢水系統,最大限度減少三廢排放,在中水回用系統的共同作用下,滿足花園式工廠的綠化水源所需。通過尋求智能制造與節能減排之間的平衡點,達成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總裝車間內,規化建成3條柔性化生產線,同時配備關鍵工位自動化輔助裝配,產線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統,車型識別、切換、上線全部實現自動化,零偏差。兼顧制造過程中的柔性和生產效率,通過縮短生產周期、高度踐行物盡其用,從而達到減少生產成本的核心目的。
先進的生產設備搭配上聯合指揮管理中心、全自動智能控制系統、智慧能源系統、ANDON系統四大模塊,在提高工藝精密度方面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充分展示了鴻日汽車集團對生產高質量微型電動汽車的決心與信心,對抬高行業標準具有深遠影響。
同時,鴻日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建軍在發布會致辭中表示,金寨項目建成后,能夠帶動本地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同時拉動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頻共振。建設新能源交通,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推動安徽省造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集團對此信心滿滿、堅定不移。
從行業層面而言。雖然金寨生產基地具備先進的生產制造能力,但為了充分發揮新基地優勢,產出讓用戶滿意的優質微電汽車,集團還需與更多優質的上下游企業、行業先鋒協同作戰,彼此優勢互補、形成1+1>2的發展范式。
3月21日,活動期間,鴻日汽車集團與全國頂尖汽車設計研發公司——上海沿鋒簽訂了研發技術戰略合作協議。接下來,雙方將圍繞智能化、混動化、鋰電化技術展開深入合作,以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產品賦能終端市場,推動微電汽車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賽道。
從社會層面分析。鴻日汽車集團作為一家制造業企業,此次在安徽金寨的戰略布局,對促進當地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顯著作用,為提高當地老百姓獲得感與幸福感提供了新機遇。
金寨縣政府副縣長陳奎松在熱烈祝賀金寨數字化產業園落成時也指出,“我們希望鴻日汽車集團以該項目為契機,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加快推進項目投產見效。同時加強產品研發創新,推進技術成果轉化,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為老區振興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各單位將秉持著重商、安商、親商、暖商、護商的服務理念,以高質量的服務,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讓企業在金寨安心落戶、舒心經營、放心發展。”
鴻日汽車集團一直以創新驅動,品質為核心,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環保、高效的出行方式。如今,隨著新生產力和新發展格局的出現,國產微電汽車的生產制造被按下加速鍵,微出行業也將進入規模化、高端化發展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