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發展新質生產力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汽車焦點 資訊 原創】
“新能源汽車應當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體現技術創新、品牌向上、高質量發展?!?/p>
——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前的首場代表通道中,奇瑞控股集董事長尹同躍如此表示。由此可見,奇瑞的新能源戰略將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緊緊捆綁在一起。
3月30日,在成都召開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項目簽約儀式上,宜賓市與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共同推動宜賓凱翼汽車新能源車型開發、零碳汽車產業園、供應鏈建設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同時與奇瑞商用車在環衛運營業務、Mini卡產品生產線、支持宜瑞汽車有限公司做大做強等方面開展合作。此次合作是奇瑞與宜賓以新能源汽車制造為紐帶,共謀發展新局面,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際舉措。
推動新能源向前 奇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要一環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奇瑞集團全年銷量188萬輛,同比增長52.6%。以終端上險量來看,奇瑞新能源車型最終銷量只有10.25萬輛,占比不到一成。顯然,扭轉奇瑞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的被動局面,已經成為了奇瑞發展新質生產力亟待克服的難題。
去年4月,奇瑞集團發布了新能源戰略,宣告旗下各品牌全面新能源化,走混動、增程、純電、氫能等多條技術路線并舉之路。7月,尹同躍更是表示,奇瑞需要打兩場“硬仗”,其一就是新能源必須要沖上去。
憑借產業鏈優勢和產品布局 凱翼或能助力奇瑞新能源戰略
在本次奇瑞與宜賓達成合作前,尹同躍就數次造訪過凱翼汽車。去年6月和2022年凱翼汽車宣布新能源戰略活動中,尹總都作為重量嘉賓出現在現場。
業內人士分析,奇瑞與宜賓凱翼汽車有著緊密的聯系,甚至在未來,凱翼汽車很有可能成為奇瑞布局新能源市場戰略藍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2014年,凱翼汽車創立于安徽蕪湖,隸屬奇瑞集團。2017年底,奇瑞與宜賓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出售凱翼汽車51%的股權,蕪湖凱翼變為宜賓凱翼。遷入宜賓后,奇瑞仍是凱翼的三大股東之一。凱翼汽車承襲著奇瑞的技術積淀與造車工藝,發動機、底盤、變速箱三大件也皆共享于奇瑞。
在西遷至宜賓后,凱翼汽車看似低調,但始終在新能源車產業鏈上積蓄實力。宜賓市政府以凱翼新能源車為龍頭,吸引了全球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建廠,之后強大虹吸效應得以顯現,天華超凈、德方納米、貝特瑞、格林美等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均落戶,涵蓋正、負極材料項目、隔膜、電解液、銅(鋁)箔、結構件、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以凱翼汽車為核心,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群正在形成,宜賓的動力電池產業也進入加速發展期。凱翼汽車這樣技術和實力兼具的企業,其產品是真正能讓用戶放心購買和使用的。
從奇瑞的新能源產品序列來看,凱翼旗下的產品恰好起到完善矩陣、補足短板的作用。
去年11月,凱翼汽車高調推出新能源純電小車拾月,拾月車型從外觀設計、安全標準及三電技術,都在A0級市場中具有相當優勢。據悉,今年凱翼汽車還將推出唯一五門五座版拾月mate對標比亞迪海鷗,反觀目前奇瑞的新能源產品矩陣,該類車型尚屬空白。同樣,在混動SUV市場,比亞迪、吉利、長安的新能源車型不僅涵蓋了15-20萬元的SUV新能源車型產品,同時在價格、配置化、空間、駕駛感受以及節能等方面都具備很強競爭力。相關人士透露,凱翼昆侖i-HD車型即將上市,倘若融入奇瑞品牌旗下混動車型矩陣,凱翼昆侖i-HD勢必將憑借其獨有的性價比優勢,進一步提升奇瑞車型的市場競爭力。
在國內新能源車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由政府全力推動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正吸引著所有立足創新、推動新能源車型市場向前的車企目光,如何高效實現新質生產力發展,也成為了擺在所有從業者面前的課題。在探尋新能源向上的有效路徑中,凱翼汽車或將會成為奇瑞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藍圖中一塊不可或缺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