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格局重塑,東風商用車“四招”破局構建產業新格局
【汽車焦點 資訊 原創】
2025年5月,國內新能源重卡實銷1.51萬輛,市場滲透率達23.94%,創下史上同期新高,新能源重卡市場已成為各主機廠的必爭之地,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從市場格局來看,經歷幾年時間的“跑馬圈地”式發展,新能源重卡市場格局正在呈現新的巨變,傳統重卡巨頭紛紛攜深厚的技術底蘊與市場經驗猛烈追趕,一路趕超各路新勢力。
東風商用車正是其中之一。在新賽道的新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東風商用車如何看待當下新能源重卡市場的發展?又有著怎樣的應對策略?6月14日,“2025年戰略合作媒體走進東風商用車”活動在十堰舉行。借此機會,記者與東風商用車營銷事業部營銷戰略部副部長兼專用車PM李國輔展開深度對話。
破局45家企業“內卷” 構建“可靠”護城河
2025年,中國新能源重卡市場迎來歷史性爆發期。1~5月累計銷量達5.3萬輛,同比激增192%,滲透率更是從2024年初的不足10%躍升至24.1%,這標志著行業正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深度轉型。
據了解,當前新能源重卡賽道涌入45家參與者,遠超傳統燃油重卡市場的20家,工程機械巨頭、跨界造車勢力與新勢力同臺競技,行業“內卷”加劇。在此背景下,東風商用車的市場份額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在李國輔看來,核心競爭力源于全價值鏈差異化的深度打造。
據他介紹,東風商用車以“場景定義產品”為核心理念,構建“純電為主、氫能和混動為輔”的多元技術矩陣,產品譜系覆蓋資源運輸、煤炭運輸、中長途干線、工程物流等全場景。
在場景化解決方案層面,根據行業用車需求,東風商用車聚焦鋼廠短駁、砂石運輸、港口等戰略細分場景,推行“一場景一方案”策略。以鋼廠短駁為例,東風商用車不僅提供適配使用工況的電動重卡,還聯合能源企業規劃廠區快充網絡,搭配電池租賃與智能調度系統,形成“車輛+補能+管理”的一體化價值包,實現客戶TCO整體成本降低與運營效率大幅提升。
“一切源于可靠”,這一服務理念一直以來都是東風商用車的品牌核心,在新能源領域自然也不例外。據了解,其推出的“7×24小時全生命周期響應”和“東風車管家”的服務機制,能夠覆蓋購車階段金融方案設計、運營中智能診斷與上門維保、退役后電池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環節,形成了閉環服務體系,讓用戶真正實現買車、用車放心。
憑借多重優勢,東風商用車新能源產品獲得市場認可,今年前5月,其新能源重卡銷量突破3000輛,同比增幅顯著,彰顯品牌實力。
前瞻技術生態與商業模式 “四招”構建新能源產業新格局
“東風商用車以技術多元化、智能化賦能、生態協同化和平臺模塊化開發為戰略方向,規劃清晰的技術生態與商業模式藍圖。”問及新能源領域的未來規劃,李國輔這樣告訴商用汽車新聞傳媒,并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技術路線上,東風商用車將并行發展純電動、氫燃料、混動技術多元路線,其中,純電動聚焦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及高壓快充與高效電驅系統。
在智能化發展領域,東風商用車將深度融合新能源核心部件與智能網聯技術,通過車-云協同實現車輛狀態監控、能耗優化、智能充換電規劃、遠程診斷及OTA升級,并在新能源平臺上優先集成和落地L2+級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尤其在港口、礦山、干線物流等場景中提升運營效率與安全。
同時,東風商用車還將積極聯合充電、換電、電池銀行、車輛租賃平臺等生態企業,共同推進適合商用車的超充網絡和標準化換電站建設,重點布局物流樞紐和干線以提升補能效率。
另外,在平臺化與模塊化開發方面,東風商用車將陸續推出全新的新能源商用車平臺,基于全新模塊化技術實現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三電”系統的高度模塊化和平臺化設計,以提高開發效率、降低成本、保證質量一致性,并快速響應多樣化細分市場需求。
李國輔認為,通過技術路線多元發展、智能化深度融合、生態協同布局和平臺模塊化開發的全鏈條出擊,東風商用車將構建出開放協同的全新新能源產業版圖。
小結:
從技術路線前瞻布局到場景化方案精準落地,從全價值鏈差異化構建到開放生態協同共贏,東風商用車正以傳統巨頭的技術底蘊與創新者的生態思維,重新定義新能源商用車的競爭維度。在“新賽道”從政策驅動轉向價值競爭的關鍵期,這種以“可靠”為基石的新能源戰略既是對市場趨勢的深度響應,也是對商用車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的終極承諾。
隨著技術生態完善與商業模式成熟,東風商用車正駛向新能源商用車賽道的廣闊藍海,為中國商用車產業新能源化轉型提供可借鑒的實踐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