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這是要掀了Robotaxi的桌?今年規模破千,5年超百萬臺!
【汽車焦點 資訊 原創】
說起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你會想到誰?
今后,滴滴這個名字將在無人駕駛行業占據一席之地!
近期,滴滴自動駕駛宣布,2025年將在國內多個城市投放超1000輛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并逐步擴大商業化運營規模。此前,滴滴也早就公布了其長期目標,在2027年完成10萬輛無人車部署,覆蓋50座城市;2030年實現100萬輛規模,全面進入“無人駕駛+共享出行”的時代。
這個目標,仿佛一記驚雷,炸翻了L4級Robotaxi這一賽道。
要知道,最早布局、全球領先的Waymo,旗下無人車車隊規模截至今年是1500輛,預計在2026年將車隊規模擴至3500輛。
是大放厥詞還是實力使然?
雖然此前,滴滴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表現一直低調,但這可不代表滴滴是個新兵蛋子。
早在2016年,滴滴就已布局無人駕駛。2019年8月,滴滴正式宣布將無人駕駛業務升級為獨立公司,由滴滴聯合創始人張博兼任CEO,順為基金原執行董事孟醒出任COO。2020年,滴滴在上海首次面向公眾開放無人駕駛服務。2024年,滴滴官宣和廣汽埃安的合作,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廣州安滴科技”,并在2025廣汽科技日展示了雙方合作開發的首款前裝量產L4車型和Robotaxi硬件平臺。
截至目前,滴滴自動駕駛的無人車車隊已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的示范區穩定運營多年。其中,上海嘉定、廣州南沙等區域已實現全無人駕駛商業化試運營,日均完成訂單超10萬單,車輛在復雜城市道路下的接管率降至0.1次/千公里,技術成熟度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種種跡象表明,滴滴能定下如此遠大的目標,還是有點子實力在身上的。
無人駕駛替換網約車司機,滴滴如何平衡?
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表示:“2025年是滴滴Robotaxi規模化運營的關鍵一年,1000輛無人出租車的落地,意味著自動駕駛技術正式從測試走向商業化,未來3-5年將是爆發期。”
根據最新規劃,滴滴自動駕駛將在2025年底前投放1000輛無人車,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并逐步向二線城市擴展。這些車輛將采用滴滴與廣汽、比亞迪等車企聯合研發的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車型,成本較初期下降60%,具備全天候運營能力。
從千臺到百萬臺躍進,如今的滴滴,正在無人車商業化爆發的前夜加速狂奔,并釀成一股席卷全國出行行業的風暴。
畢竟,百萬臺意味著滴滴近30%的運力將被無人車接管,相當于把現有全國出租車總量的1/3直接“無人化”,也意味著百萬個家庭需要重新尋找生計來源。
滴滴左手握著最大“現金牛”的網約車、出租車服務,右手握著百萬臺無人車的“新增長極”,如何平衡好左右手互搏的悖論,成功的自己革了自己的命?期待滴滴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